共同所见: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昭通民族民间舞蹈研究Common Observation:Research on Zhaotong Ethnic Folk Da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罗夏梓平,陈蛟龙
摘要(Abstract):
千百年来,昭通各民族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该区域的民族民间舞蹈蕴含着共同的文化逻辑。其表现出祭祀舞蹈、劳动生产舞蹈、节日习俗舞蹈、“史诗”舞蹈四种类型,呈现出共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灵魂”的思想观念,表现出日常生产劳动、历史风俗与舞蹈共同的关系,承载着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脉络。
关键词(KeyWords): 昭通;民族民间舞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罗夏梓平,陈蛟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艺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474.
- [2]王建民.舞蹈人类学的概念辨析与讨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5(5):5-11.
- [3]王昕.中国民族民间舞田野“舞蹈”概念的确认与反思[J].中国舞蹈学,2022(1):15-31+338-339.
- [4]曾金华.滇东北昭通市汉族民间《四筒鼓》调查报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3):58-62.
- [5]杨焰.试论昭通四筒鼓舞的保护与开发[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9-23.
- [6]廖璟榕.云南滇东北地区彝族舞蹈介绍与传承调研报告[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 [7]赵海潮.镇雄县小米多村彝族丧葬舞蹈“喀红呗”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9.
- [8]陈蛟龙.昭通端公戏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28.
- [9]代琳娜,杨甫旺.云南彝族祭祀祈神及丧葬活动中的民间舞蹈[J].学术探索,2008(3):82-85.
- [10]梁力生.民间舞蹈是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载体[J].节日研究,2015(2):3-5.
- [11]杨云惠.婚礼上的“悲”:滇东北次方言苗族叙事芦笙史歌“阿作”田野调查与研究[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3):53-58.
-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459.
- [13]李雪梅.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2):13-22.
- [14]傅奠基.民族融合交流的文化地层——关于昭通各民族地名[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31-38.
- [15]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9.
- [16]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
- [17]昭通旧志汇编编辑委员会.昭通旧志汇编(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792.
- [18]罗夏梓平,陈蛟龙.昭通汉族民间丧俗纸扎技艺及文化内涵[J].文山学院学报,2022(3):8-13.
- [19]周驰亮.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逻辑——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5):9-15.
- ①《请七娘》现已失传。